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文化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活动 > 文化传承

一馆知山城 ——探访重庆市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

时间:2024-01-24来源:中国社会报作者/本网编辑:pwoood
本报记者   周   亮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城市得山水而灵。重庆,正是这样一座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城市。她拥有魔幻刚险的地形、流光溢彩的夜景、生机浓厚的烟火气,也拥有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等人文积淀。而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山城区划地名,成为记录这座城市风物变迁、文脉记忆的重要载体。
 
在重庆最为古老的街道之一——白象街内,就有一处能让公众通过区划地名“一站”了解重庆、认识重庆、感知重庆的地方,这便是藏身于百年历史建筑之内、由原重庆反省院旧址改建而成的重庆市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
 
全国首家   创新展示平台  打造文化地标
 
区划的变迁承载着城市的认同与归属,古老的地名蕴藏着故土的情感和记忆,并在岁月的长河里凝结成一代代重庆人的集体精神、文化基因,这也成为重庆建设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的初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区划地名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等提出明确要求。”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民政部的指导下,重庆牢牢把握行政区划的资源属性、大力加强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保护弘扬、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不断提升区划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有力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我们考虑打造一个集中展示区划历史研究和地名界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对外窗口,将之建设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区划地名文化交流、知识普及平台。”在请示民政部后,2021年,重庆市建设一个以区划地名为核心内容的省级展示馆的方案逐渐成形。“我们希望以展示馆的形式,挖掘区划地名所蕴含的经济发展历程、社会演进变迁和人文气质韵味,唤起公众的家乡情结和乡土情怀,激发山城儿女建设新重庆的热情,保护巴渝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5月,由民政部指导,重庆市民政局、渝中区政府主办,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配合的重庆市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并成为全国第一家独立的省级该类型展示馆。
 
记者一走进白象街,就被这条古街的中式优雅与西式风情所折服,重庆市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坐落其中,无论是文化地标的定位,还是传承历史的气质,都内在契合、相得益彰。
 
“展示馆分3层,设置了魅力重庆厅、活力母城厅、潮玩星球厅3大部分,集中了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的区划沿革和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并介绍其成因、历史和故事,可以视为对城市发展的一次动情回望,也是对巴渝文化的一次深情讲述。”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地名根脉   长江融入骨血  孕育人文基因
 
山势既定,骨架已成;两江奔流,汇成经脉。大江与大山在此碰撞、缠绵,将壁立千仞的坚毅和奔腾不息的活力注入这座城市,诞生了重庆特有的地名文化。
 
在展示馆里,记者摇动手中的显示器,对准模拟的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就能明白什么是坪、哪里是坎;打开水系“盲盒”,便能获悉何为浩、何为沱。“对于山水的理解,重庆人称得上首屈一指,他们如庖丁解牛一般,对山水的各个部位无比清楚,衍生出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重庆地名。”渝中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连绵起伏的山中有坝、坪、垭、坎、塝;蜿蜒曲折的水中有浩、沱、湾、塘、滩,“再比如凼、碛、碚等地名,单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是山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说山水地名是骨相,那么红色地名便是血液。“重庆是全国保存抗战遗址最多的城市,涵盖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名人旧居等。现存395处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认为,这些抗战遗址及红色地名是重庆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展示馆内,英雄之地、民族脊梁、革命丰碑相关地名依次铺开,红岩村、周公馆、渣滓洞、白公馆、解放碑、沧白路、邹容路……爱国情怀、红岩精神深深浸透山城土地,孕育出的红色地名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座城市血液里为何流淌着耿直热情、坚韧质朴、开放包容等人文基因。
 
“地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或是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或是沉淀着当地生产生活的印记,或是记录着某种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更关系着人们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地名文化保护”专章为依据,不但建成省一级的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还在区、县设立地名文化馆(乡情馆)、村史馆、地名文化广场;实施三峡库区消失地名研究,移植启用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地名152条;编纂完成《历史文化地名》《山水名胜地名》等文化故事系列丛书,深受群众好评;开展地名文化宣传“五进”活动,实施“地名文化润童心”工程,选拔地名小小讲解员;摄制15集地名宣传片《重庆地名》,利用“南溪号子”传统戏剧创新宣传方式……以一域服务全局,以地名文化推动长江文明新繁荣。
 
记者参观时,还巧遇了重庆长嘉文旅剧演团队的演员在展示馆内上演原创区划地名文化剧目《戴鼎筑城》。诙谐生趣的表演、巧妙编排的互动,引得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开怀大笑,频频抢答演员抛出的地名问题。“这个剧目很受观众喜爱,大家通过与演员互动,沉浸式了解地名文化,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自己生长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了解,寓教于乐。”展示馆负责人邹林峻认为,地名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角度出发将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有可为。
 
区划演变   见证古往今来  展现开放之姿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区划变迁史不仅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开发史,更蕴含着国家治理的智慧密码,正是这些,孕育了重庆从哪里来、走向哪里的“根”和“源”。
 
在展示馆内,唯美演绎渝中母城四次筑城情况的长卷仿古影片最为吸睛——它以手绘底图、山水动画的形式,介绍了“重庆”在古时三次建都、四次建城的区划演变。
 
记者穿过重庆政区演变长廊,触摸着年代的记忆和古远的名字,仿佛从重庆的昨天走到了今天。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宗姬于巴;1189年,恭州被升为重庆府,“重庆”之名正式写进历史;1891年,重庆开埠,逐渐成为近代西南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中心;1929年,重庆市政厅改为重庆市政府,被视为重庆正式建市之始;1940年,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了日本侵略者长达六年多的大轰炸;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的区划变迁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同频共振,重庆人包容、奋进、勤劳与不屈的精神也在区划历史中沉淀与深耕。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高度重视“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发挥区划固有政治功能、历史优势的同时,顺势而为、适时调整、改革创新,努力使区划工作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新时代,重庆着力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区划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同时与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相适应、相配合,不断激发区划工作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重庆成为全国首批拥有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牵起了全球“命运纽带”。近几年,重庆市也根据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城镇服务功能等,稳妥推动乡级行政区划调整,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五年来,我们推进撤乡设镇、乡镇改设街道,调整乡镇街道管辖范围。这些调整中,有不少就处在内畅外联的通道上,助力重庆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在展示馆内,一个由上百个地名组成的“重庆”二字震撼了记者。千里为重、广大为庆,行千里、致广大,兼收并蓄,通陆达海,拥抱世界,是为重庆。一个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加速崛起。而区划变迁则见证了重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开放之姿。
 
平安边界   睦邻友谊长存  数智聚能启新
 
展示馆的镇馆之宝是缩小版的鄂渝陕三省交界界桩。
 
“这块界碑是1996年正式竖立的,北纬和东经交织处恰好位于我国雄鸡版图的心脏位置,因此也有‘自然国心’之称。”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娓娓道来地向记者介绍,在鸡心岭脚下有一座古典门楼,上面有三省人民题写的祝福,“湖北写的是‘华夏儿女凝一心,秦楚巴风汇一门’;陕西写的是‘胜景衔三省’;重庆写的是‘千古雄关绝,三江坦途通’。”
 
“这几年,我们探索将地名与界线文化相融合,建成边界文化标志物14座,制作睦邻友好公约碑126块、政策宣传碑108块,实现了省、县界地名文化标志物全覆盖。”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便于界线、区划、地名管理,重庆市还完成了省级地名信息库建设试点,存储数据45万余条;开放标准地名数据,供193万个智慧社区用户查询;探索建立AI地名知识库大模型数字人,服务于展示馆以及三峡博物馆;将地名政务服务融入“渝快办”审批平台,有效便民利民。
 
在展示馆,记者点击重庆市民政局的地名数据平台,除了可以查询区划地名基本信息之外,还可以根据关键词查询特色地名,比如搜索“春天”,系统就能以可视化大数据的形式展示重庆所有与“春天”有关的地名,非常有意思、长知识。
 
这样的互动体验,藏于展示馆各处。除了显示器扫描地形、开地名盲盒、观看沉浸式戏剧之外,还可以制作电子地名邮票并下载到手机、触摸LED灯墙点亮重庆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开抽屉了解“九开八闭十七门”,也可以在电话亭里给古人打个电话听地名故事、在拍照亭里和古今标志性地名来张合影,更有咖啡吧、文创售卖、观影区和文化沙龙。
 
“这种互动式、情境化的展示方式,让区划地名活了起来,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让我们愿意看、喜欢看、常来看,了解自己的家乡和脚下的热土。”游客陈露丹说,她回去后会介绍朋友们都来逛逛。
 
一馆知山城,源远流长的巴渝文化、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这些文化底蕴是重庆“气自华”的根本所在,也是重庆区划地名独具特色的根本所在。
 
区划地名,让人们触摸到了老山城的千年时光,也展示了新山城从内陆腹地奋力走向开放前沿的奔腾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