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扶老助弱 > 综合新闻

人民日报:1500盒“告别孤独”的月饼

时间:2014-09-11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本网编辑:timba
人民日报:1500盒“告别孤独”的月饼

邹文患孤独症的儿子康康(左一)与康纳洲家庭支援中心的妈妈们一起叠月饼盒。本报记者 魏薇摄

  邹文没有料到,一条微信的力量这么巨大。积压了近千盒的月饼,在一周内全部售罄,之后又追加了500盒订单。

  邹文不是普通的月饼商,而是一位孤独症患者的母亲、一家孤独症支援中心的发起人。这些月饼,是孤独症孩子们参与制作的。叠盒子、装月饼、贴标签,对普通孩子来说很简单的动作,“星星的孩子”们往往需要付出一年或者数年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些月饼,来之不易。

  月饼的迅速售罄,让邹文看到了希望。她的梦想,是找到一个解决办法,让孤独症患者参与社会劳动,甚至实现某种程度的就业。不奢求自食其力,起码可以找到生命的尊严感。“他们不只是要人照顾、消耗资源,还能创造!”

  圆这个梦,目前仍像搬走一座绵延的大山一样困难。  魏薇 王沛

  “我们不在了,孩子怎么办?”

  北京海淀区强佑清河新城4号楼,一间小铺,“康纳洲雨人烘焙坊”的深蓝色牌子挂在外面。

  烘焙坊是北京康纳洲孤独症家庭支援中心的项目。该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18日,由6位孤独症孩子家长发起并组建,邹文就是其中之一。

  邹文介绍,支援中心的目标就是要援助孤独症家庭获得社会广泛和持久的支持,正确规划孤独症孩子的人生,帮助孩子体面、尊严地生活。

  “目前世界上孤独症患者已超6700万,医学上的判定依然是‘病因不明,终身不可康复’。现在所有的孤独症患者家长最大的忧愁就是自己不在世上了,孩子怎么办?”邹文说,“不能想,一想就睡不着。”

  不能想,也得想。这些家长琢磨,能不能找到一些就业模式,让孤独症人士参与社会劳动,使他们从被服务者变成服务者,获得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2012年10月,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烘焙坊创建了。他们与具有资质的企业合作,尝试让孤独症患者参与进来。说是参与,其实也有限,比如,叠盒子、装月饼、贴标签,这些对于健康的小孩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却需要付出以年为单位的努力。

  努力没有白费。今年中秋节,烘焙坊尝试让在这里接受教育康复的孤独症孩子参与制作了1000盒月饼,他们大多即将成年或已成年。这次,“叠盒子、装月饼、贴标签”任务,他们终于能够自己完成了。

  “想给搭建一个保障平台,但我们的力量能有多大?”

  然而,月饼就是月饼,并不因为制造者的特殊而畅销。还有十几天就到中秋的时候,月饼才卖了100多盒,看到孩子们的“壮举”马上沦为无用功,邹文真着急了。她想起了互联网、想起了手机。“我就先发动家人、身边的朋友、朋友的朋友,转发一条我写的微信,销售上遇到一些困难希望大家帮忙。”这一条微信得到了家长圈和非家长圈的朋友大量转发、留言,康纳洲雨人烘焙坊的淘宝店销量也在激发下猛增。

  “新浪微博23日还上线了一个‘寻找小月兔’的微公益活动,一天阅读量达到了48万。”邹文介绍,接着就有很多网上订货、电话订货,“开始的时候网友可能都是想献献爱心,帮帮他们,但后来的反馈是觉得挺好吃,于是又买。” 其中,一款蓝色的小汽车铁盒装起来的“童年故事”月饼销量最好。“在网上又有追加货的,但也不敢压货太多,最后增加了200个,最终卖了1500个左右。”

  目前,烘焙坊已开发出曲奇饼干、焦糖杏仁排、黄油饼干、咖啡杏仁饼干、蔓越莓饼干、台式凤梨酥、各类茶歇西点及月饼等多款产品,通过店面销售、淘宝店和新浪微博平台销售、活动定制、爱心义卖等方式投入市场。

  邹文说,康纳洲下一步想要向食品工厂的方向发展,打造出一个模式,探索一条可复制的道路。“我想建立一条就业渠道,赚了钱,给孤独症患者发工资,剩下的进入项目基金。康复程度好点儿的,可以做服务员、咖啡师!”

  “我们在努力,希望能给孤独症患者搭建一个保障平台。但是,我们的力量能有多大?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大家多想办法,都去开路,才能把路真正开辟出来。还有就是,需要政府有一套完善的保障体制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放心。”采访接近尾声时,邹文对记者说。

  人民日报记者:魏薇 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