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旅游 > 综合新闻

姚明非洲公益纪行:永持初心莫让野性终结

时间:2014-08-19来源:本站作者/本网编辑:timba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记者任沁沁)姚明非洲行的纪录片《野性的终结》和图书《姚明:永持初心》8月8日在北京发布。

受全球特别是东亚、东南亚需求的刺激,象牙和犀角价格飙升,对大象和犀牛的偷猎进入了空前的疯狂程度。已在地球上生活数百万年的大象目前仅存非洲象和亚洲象两个种类;95%的犀牛在过去40年里消失。

由于盗猎分子的手段和武装不断提高,为了保护这些自然遗产和旅游资源,动物保护工作者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与偷猎分子较量。

这两部作品记录了姚明用脚步丈量非洲大地,亲近野生动物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性,希望以此唤起社会和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及对环保议题的关注和支持。

“野性的终结”

以姚明的非洲之行为线索,纪录片《野性的终结》带领观众领略非洲大陆上动物们的野性之美,并跟随动物保护专家进入大象、犀牛的栖息地,揭秘非法捕猎给这些动物种群带来的毁灭性灾难。

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犀牛都生活在南非,这里也是世界犀牛盗猎活动重灾区。2013年南非有1004头犀牛遭杀害。

在姚明的带领下,从非洲大草原到亚洲的药房和雕刻工厂,《野性的终结》揭开非法象牙和犀角交易背后的残忍真相。

画面中,蓝天下非洲大陆上斑马、长颈鹿、狮子、猎豹、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野性之美。然而,这一切因为人类的威胁而随时可能终结,或已濒于终结。

回首亲眼所见的非洲犀牛生存状况,姚明感慨:“我在肯尼亚看到的北方白犀牛,目前世界仅存7头,比一个球队的人数还少,这让我真切地体会到 濒临灭绝 的含义。”

然而,这种情况下,偷猎者并未放弃任何捕杀的机会。白犀牛仍时刻处于威胁之中,因为有些人相信犀牛角有治病的疗效。

“事实上,犀牛角成分就是和我们指甲成分一样的角蛋白。”姚明说,大量犀牛惨遭杀害的现实,让人感觉悲愤又凄凉。

《野性的终结》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与野生救援协会、动物星球频道和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将于8月11日21时独家首播。

“不忘初心”

肯尼亚小象孤儿院里有一头叫基南戈的小象,出生仅两周时,它的妈妈死在偷猎者的枪下,被夺走了象牙。2012年,野生救援协会公益大使姚明到非洲取景拍摄动物保护纪录片,与小象成为好朋友。

从非洲回来后不久,姚明听到小象由于日夜思念母亲、身体衰弱而离世的消息十分难过,决定为自己的动物朋友们写一本书。

书中,姚明真诚讲述了与动物保护结缘10年的故事,记录了非洲的壮丽景观、当地猎杀大象和犀牛的真实场景给自己带来的震撼。

书籍以16开大开本呈现一组组震撼人心的影像和文字,生动还原了姚明远赴地球另一端非洲的发现之旅,更为此次保护野生动物公益行动记录下了永恒的篇章。

非洲之行让姚明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思索生命的意义。他相信,从大自然中,人类可以汲取更深的智慧,体会到敬畏、感恩与惜福,莫失初心,才能领略生命的真谛。

野生救援创始人奈彼德表示,姚明身体力行深入非洲,为减少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需求奔走呼吁。“他代表着当代中国环保精神的觉醒,相信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的意涵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