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医疗企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公益 > 医疗企业

基层医疗改革回归公益性还有多远

时间:2011-06-27来源:新民网作者/本网编辑:匿名

  最近,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基层医改要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在2011年内,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各地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媒体将之解读为,基层医改三个月内回归公益。

 

  什么是公益性?三个月后,你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享受到的公益性,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按照现状和规划来判断,最大的可能性是药价变得相对便宜一些。因为政府财政直接补贴药价,让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降低药价,当然算是一种公益,也是一种改革的进步与成绩。但是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公益,首先政府财政卫生投入应得到立法的保障,确定出统一的补贴标准。"以药养医"若没有进行根本上的治理,这就意味着创收动力依旧存在。作为医疗机构,尽管标榜非营利性,也一样可能继续游走在营利性的道路上。缺乏相应的制约与监督,真正的公益性难以彻底实现。零利率并不等于以药养医被直接破除,药企依然能够以别的形式,反哺医院。

 

  当然,财政补贴是必须的,但又不是万能药。要知道,如果把医疗当成商品来经营,它的确是可以实现暴利的。比如,它可以不受限制的制造出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并且有能力去说服人们接受这种消费。预防性用药过度盛行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其次,医疗的公益性应该包含这几个方面:一、医生们的收入和药品脱钩,开多少药物都不会对自己的收入产生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财政补贴的问题,也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二、医院提供的是一种适宜性服务,而不应该是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面对的是一般性的常见疾病。而大多数这些疾病的治疗上,根本不需要输液治疗。但在当下的基层医疗机构,输液及抗生素滥用却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很多发达国家,输液被当成一次小手术。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诊,医生一般不会安排静脉输液,对于含抗生素的"吊瓶"更是慎之又慎。第三,收支两条线是基层医疗实现公益性的经济命脉。"医院的医疗收入上缴财政,医院扩容、发展和升级需要的资金由财政列支,医务人员的薪酬由财政支付,而不是和具体的医疗活动挂钩。"

 

  公众需要公益性医疗,找到医疗改革的阻力所在,进行实实在在的改革,才有可能在预定时间内把目标切实落地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