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文化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活动 > 文化传承

焕新乡村地名 唤醒振兴力量——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擦亮地名文化品牌见闻

时间:2023-10-30来源:中国社会报作者/本网编辑:pwoood
本报记者   周   亮

泰山巍峨,汶水汤汤,位于“五岳之尊”脚下的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地名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近年来,该区以“泰有名”地名工作品牌为引领,围绕传承与创新结合、保护与建设并重,实现了优秀地名文化为乡村振兴“点睛”。

民俗兴村 路名彰显文化

水的码头为“埠”,山南水北为“阳”。邱家店镇埠阳庄村便因南观徂徕山、汶河水绕乡,并拥有旧时的汶河古渡口而得名。“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因有山有水有风景,埠阳庄村便将乡村振兴的重点放在了民俗风情旅游上,村里有30多家民宿开门待客。

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村里都是无名路,所以游客导航到村后,无法进一步精准导航到民宿点。“我们在网上做推广时,最后都留着手机号,并标注一句‘到村口电联带路’。”民宿老板杜先生无奈地说。

想致富、先修路,有了路、得有名,起好名、送上网,按照这个步骤,去年,埠阳庄村将村内背街小巷全部硬化,挖掘恢复了“渡口路”“御道路”“汶河大道”等一批老地名,并统一设立路牌;沿街墙壁全部彩绘民俗风情画,建设民俗主题公园,总结提炼了三汶交汇、张公古渡等埠阳八大景观,逐一赋诗解读,极大地丰富了沿汶河旅游带文化元素;民宿、商超、物流、采摘、合作社、餐饮等兴趣点全部上网上图,可搜索可导航。

让村党支部书记彭永俊更为高兴的是,随着乡村道路的命名和地名文化的赋能,埠阳桑叶茶“走出去”的路更顺了。“我们村具有十分丰富的桑叶资源,一直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这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农事民俗体验活动。我们打算乘着道路命名上网的东风,对埠阳桑叶茶进行品牌化打造、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经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彭永俊说着发展目标,眼睛里充满期待。

助力发展 地名先行指位

乡村道路命名带来的成效是可感可知的,这是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汶泉圆农业合作社技术员孙启顺的最大感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收益,真金白银获得感满满!”他激动地说,并向记者细细算起账来——

村里种植樱桃、蓝莓等果苗300余万株,有樱桃、蓝莓、草莓、葡萄等采摘园260亩。就拿樱桃为例,过去发货要拉到镇上,一趟货运费用60元。现在物流直接到采摘园取货,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时间。“最重要的是,物流进村保证了樱桃的新鲜度,坏果率极大降低,因此,我们的售价就可以相应提高。”孙启顺补充道,乡村道路命名促进了山货进城,所以直播卖货的销量也跟着上去了。

这“真金白银的收获”,村民王相平也感受到了。他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以前东西就卖给本村人,自从村里深挖地名文化、在历史底蕴上做文章后,游客越来越多,现在店里每日人流量能到100多人。

据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军介绍,历史记载中,泰安境内古时有二十八官泉,王林坡清泉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如今泉眼泉水早已不在,但王林坡村决定围绕“泉”做文章,振兴乡村发展。“第一步就是提请命名了清泉街。”随后,邀请地名文化专家策划实施,复活明清古道、改造姜家湾、修建清泉驿亭、架造清泉桥、沿途搭配景观……全程约一公里音乐喷泉徒步道的“泉乡玉带”就此形成。

“现在,村里有了文化景点,晚上灯光一亮特好看,不少城里人专门开车来打卡,热闹得很嘞。”76岁的村民张相桐告诉记者,村里人以前指路用的是“李二家这边儿”“张三家那边儿”,本村人大概了解,游客来了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在每条主要道路都有名,不但村民生活方便,游客也玩得顺心多了。

留住乡愁  发展不忘来路

2005年,上高街道北上高村吹响了旧村改造的号角。万丈高楼平地起,条条大路通远方,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村改造后,我们大力发展商业,目前村集体经济达到2000多万元,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医疗、教育、购物以及政务服务也越来越便利。”北上高村党支部书记吴长青说起村庄的“蝶变”非常自豪,但他也坦言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村里的农村味淡了许多,可我们北上高村有400多年历史呢,这其中蕴含的‘源与缘’‘根与魂’,才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不能忘本。”

如何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打造“乡村地名记忆馆”成为北上高人的破题之举。

浏览记忆馆展陈,记者被铺满整整一面墙的手绘地基图所吸引——图上画着旧村的每一条路、每一个塘、每一户人家,甚至写清了这户人家姓甚名谁。“我们逐一核对还原了拆迁前的邻里位置,天南地北的北上高人回乡时,都喜欢来这里寻根基、找乡邻,这种牵绊最让村民们感动。”吴长青说。

记忆馆里还有个“镇馆之宝”——北上高村古迹图——书画家依据历史描绘还原了400年前的北上高。那时,此地还叫太平庄,清乾隆皇帝前往泰山封禅,发现这里越往北越高的地势特色,便将太平庄更名为“北上高”,寓意步步登高。“在旧村改造时,我们便提请将新村的第一条主干道命名为‘北上高大街’,将历代帝王封禅时从村中穿过的必经之路命名为‘天烛峰路’。”吴长青介绍,如今,天烛峰路、北上高大街等“四纵四横”的八条大道交叉贯穿全村,村民们见路名忆家乡、游客们搜路名知历史,一同感受北上高村沧海桑田的变迁,认识地名文化软实力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