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扶贫项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活动 > 扶贫项目

秦国英:要着力释放贫困地区妇女的市场竞争潜力

时间:2016-07-15来源:善达网作者/本网编辑:pwoood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妇基会”)自成立28年来,始终瞄准贫困女性,目标就是促进贫困女性公平分享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记者采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的时候,她如是说:“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立体化扶贫项目体系、在精准度上加大脱贫力度、在项目创新上拓展脱贫攻坚的广度深度……”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进一步打开,供给侧改革正在付诸实践的背景下,妇基会的扶贫路径和目标又需要哪些调整呢?此次秦国英副理事长接受记者采访,就妇基会的公益理想、创新发展、战略策略,以及其对于慈善组织、政府部门参与脱贫攻坚的思考发声。

  帮助贫困女性分享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

  善达网:全国有4000多家基金会,妇基会是全国唯一以性别为特征的基金会。

  秦国英:所以,妇基会成立之始就面对一个基本事实,贫困人口中女性最为贫困。几千年传统观念影响、生育和照顾家庭的特殊责任,导致农村妇女在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经济收入、话语权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扶贫资源和发展机会严重不足,在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中,女性,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留守在农村,摆脱贫困的资源和机会较少。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发起的多个公益项目,目标就是帮助贫困女性公平分享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摆脱贫困。

  善达网:妇基会一直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有没有打造一套系统的扶贫项目方案?

  秦国英:妇基会的品牌项目,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从基本生存需求与长远发展需求,从硬件改善到软件改变,从必要输血与主动造血紧密结合的立体化的扶贫体系,并伴随项目优化升级,逐渐将激发贫困妇女的内生动力和技能提高作为主要目标,每个项目也都在积极寻求创新发展,拓展和升华项目的内涵。

  救助极贫女性、改善生活环境、提供健康服务、支持创业就业是妇基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四个方向,妇基会所有的项目都在这四个方向之下。比如,从2000年启动的“母亲水窖”项目,实施规模将近9个亿,在25个省、市、区建设集雨水窖和集中供水工程共计14.11万口(座),改善了534所农村中小学饮水卫生状况,帮助290万人解决了用水和安全饮水,为解决“干旱致贫”世界难题提供了有效公益的范式。

  今年,我们组织专业团队进行了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深入国家级贫困县了解基层需求,切身感受到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勤奋攻坚的精神风貌,看到各级妇联配合中大有作为的创新行动,深入贫困户体会她们对脱贫的企盼和热望,下决心探索一个政府、企业、妇联、公益机构多方合作的精准扶贫模式。

  善达网:与其他参与扶贫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相比,妇基会在扶贫上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秦国英:慈善组织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通过公益平台汇聚社会帮扶资源,与精准脱贫有效对接。面对妇女主要因病致贫,因缺乏资金技术、缺少就业岗位致贫的现实,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发挥优势,瞄准企业的专业性和组织优势,找准切入点,实施精准扶贫,与政府、妇联、企业深度合作,共同为贫困妇女提供务实帮助。

  以妇基会最典型的精准扶贫案例“两癌”病患妇女救助行动为例,这个项目运营是多方合作、精准实施的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妇基会具体实施,做好资金监管及项目跟踪,全国妇联指导各级妇联配合实施,由此,我们和全国妇联共同建立了一个病患妇女的数据库,深入了解她们得到救助后的状况,让贫困病患妇女享有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更加注重扶贫与妇女发展能力有机结合

  善达网:移动互联网浪潮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下,以及供给侧改革正在付诸实践的情势下,妇基会将做出哪些调整?

  秦国英:根据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将扶贫与生态保护、妇女发展能力有机结合,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运用移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在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领域做出积极的尝试。

  如,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2015年提升为“@她创业计划”,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企业支持,让妇女在电商、微商运营上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创业就业道路上走得更顺畅。为此,成立了女性创业发展公益联盟,建立了3个女性互联网创业培训实践基地,培育更多能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女性;在6个基层社区建立了旨在扶持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社区综合服务站点—妈妈家。同时争取企业资源,为创业女性互联网营销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善达网:现在大家都在谈公益项目创新,您怎么看?

  秦国英:举个例子。南方电网总公司此前支持妇基会500万元,在贵州毕节的威宁县建设一座光伏电站,电站并入国家电网后,在至少20年中(国家政策补贴为25年)给电站所在的彝族民族乡10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每年3000元的电费补贴,并培训当地妇女参加电站的维护工作,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据我们了解,这是慈善组织最早与企业合作的光伏扶贫项目,在精准扶贫上可持续发挥作用。我们正在全力推进,预计八九月发电。

  由此可见,创新是保证项目可持续的动力,也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妇基会接下来会继续保持创新的传统,进一步在合作伙伴、项目、品牌等方面进行创新。

  善达网:具体到一个基金会的运营上,项目执行和监管环节尤为重要,妇基会是如何加强这两个环节的?

  秦国英:项目执行和监管是机构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慈善资源保持稳定来源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妇基会从三个方面加强这一环节:

  其一,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从资金进来到划拨出去,乃至客户的联系反馈,完整的数据监控保障项目信息透明规范。

  其二,力求突破单纯依靠体制内六级妇联组织执行和监管局限,与更多的专业社工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目前已启动了妇基会工作站的组建程序,依靠专业机构和业内退下来的干部资源建立基层工作站和巡查员制度,保证项目的监管到位。

  其三,目前正在探索运用高科技手段,对重点项目进行实时检测,这个技术实现了,就可以大大节省监管资源,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效益和效率。

  此外,我们也很重视项目评估。项目评估要更侧重于对贫困女性带来的实际帮助和生活、生产、精神的改变。注意最后一点,要对她们的观念、意识和能力扶贫。

  善达网:扶贫过程中,如何增强效果和可持续性?

  秦国英:我认为在帮扶妇女过程中,需要强化赋权妇女的战略思想。赋权式项目扶贫有利于改变人的观念,提高扶贫的有效性和长远性。

  我们以赋权女性为核心,着力提高妇女的发展能力,这也是我们扶贫的一个经验。在项目实施当中,我们尊重女性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与受助女性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把激发和调动女性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项目核心指标,努力实现从被动受助到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化。我们注重政策干预,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建言献策,力争从法律政策层面保障女性享有平等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妇基会的项目与精准扶贫精神具有高度的契合,既有“一对一”的救助和支持,如针对每户家庭的“母亲水窖工程”,针对绝对贫困户的“母亲邮包”,致力于贫困村社环境改善、健康服务、技能培训等扶贫模式,对脱贫效果产生长远的影响,通过改变环境,特别是改变受助者的观念,使项目的影响力延伸和可持续,释放贫困地区妇女的市场竞争潜力,扶到“点上”和“根上”。

  与政府部门携手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善达网:您认为目前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中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秦国英:我观察到,今后5年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慈善组织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下行与定点扶贫,给企业特别是国企捐赠带来双重挑战。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重大决策,的确给一些大型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从近年来的捐赠形势看,国企特别是央企的捐赠额呈逐年下滑趋势。中央推进精准扶贫,重新确定中央单位和央企定点扶贫的分工,推出定点责任清单,慈善组织从国企获得慈善捐赠就比较困难了。

  其次,中央对贫困地区政府和国企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的需求导向给慈善组织的参与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贫困地区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的支持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目前存在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更看重慈善组织带来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如,有些乡镇干部看重妇女的免费健康筛查和义诊,但对改变和提升妇女健康意识则不重视,甚至忽略;对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作用重视不够,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措施不够有力。另一方面,有的企业认为委托慈善组织实施扶贫项目,程序复杂,不如把资金物质直接给地方扶贫办更简单,更易见效。

  再次,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还处于分兵作战状况,资源和信息不能整合。中央提出2020年完成7000万元脱贫任务,一系列部署体现了全盘布局、整体作战的思路。但慈善组织目前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参与状态,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扶贫信息、慈善资源、项目对接上容易产生重复投入、资源浪费,不利于脱贫效果最大化。

  善达网:经济大环境呈下行态势,慈善组织在筹款等环节上日益艰难。在此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何为?

  秦国英:我认为,政府应在政策支持、信息提供、合作机制上作出切实努力。

  一是要健全政府购买扶贫服务机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支持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公平竞争来承接适合市场化方式、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扶贫服务,解决精准扶贫过程中组织资源供求不均衡的矛盾。

  二是,强化优惠政策。即将实施的《慈善法》中规定“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建议民政部门优先考虑,与税务等部门尽快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具体条款,为参与扶贫的组织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保障其权益。

  三是,建立扶贫信息公共平台。在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建档立卡工作的成果,建立统一的社会扶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为各慈善组织打造扶贫品牌项目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持。

  四是,希望民政部门加强沟通和研究,制定促进慈善组织有效参与脱贫攻坚的合作机制,力求做到分层、分领域、分地域的慈善组织明确定位、各尽职守、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共同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来源:《她公益》

  编辑:王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