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扶老助弱 > 综合新闻

“颠球挑战” 关注退役球员郝卫东

时间:2014-09-11来源:沈阳晚报作者/本网编辑:timba
  昨天,新浪微公益栏目联合沈阳晚报推出郝卫东捐款专页。新浪微公益栏目主编杨光表示,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为郝卫东捐款。

  新浪微公益推出的郝卫东专页,名为“颠球挑战——关注退役球员”,与本报发起的“颠球挑战——拯救中国足球”公益慈善活动遥相呼应。

  微公益栏目主编杨光表示,新浪微公益平台项目于2011年年底正式启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他们用微博开发运营微公益平台,让更多人知道公益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参与,让更多人感受到公益原来可以如此透明开放。新浪微公益栏目在资助个人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而能够与沈阳本地媒体《沈阳晚报》一起合作,相信对郝卫东能够有更大的帮助。

  杨光说:“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运动员这个群体,尤其是在辽宁沈阳,我们知道有很多著名的足球运动员都出自这里,我们有信心把这样一件公益慈善做好!” 据介绍,新浪微公益此次为郝卫东募捐日期为2个月,从9月10日开始,到11月9日结束。目标是为郝卫东募捐5万元钱,募捐从昨天17时25分开始,至记者截稿时,在3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募捐金额已经达到了1949元。

 
扫二维码 关注微公益郝卫东捐助项目
  1. 沈阳晚报\#颠球挑战#【前辽足队员郝卫东高位截瘫 靠低保生活】前辽足队员郝卫东2013年不慎摔倒导致高位截瘫,曾经80公斤重的他如今瘦的只有80斤!目前因病欠外债15万元,仅靠700元低保生活。@沈阳晚报 发起#颠球挑战#公益活动,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帮他。http://t.cn/RhVivp4

  救助对象 郝卫东

  奔走两天 郝卫东仍未开始康复治疗

  “距离做完手术都一年半了,已经过了最佳的康复期,医院担心经过一段时间康复,却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让爱心捐款白白浪费了!”朱立波说。

  昨天,郝卫东队友朱礼波继续奔波了一上午,却还是没有帮助郝卫东联系上医院。无奈之下,郝卫东只能继续推迟入院康复的日期。

  2013年4月,刚刚结束手术的郝卫东接到了医生的告诫。“手术总体上是挺成功的,虽然是高位截瘫,但是神经功能还在,如果康复手段能够跟得上的话,未来可以双手拄拐。”郝卫东说。

  但据记者了解,即便是拄拐也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专家告诉记者,在他做过的26例颈椎手术中,最后能够站起来的只有一位。谈到郝卫东,这位专家直言:很不乐观。

  何况,在手术之后1年半的时间里,所谓的康复,对于郝卫东来说几乎就从未有过。郝卫东告诉记者说:“没钱,当时算了笔账,一个月的康复费用至少要3万元,也不敢想,就只能这么样了。”

  郝卫东的左手,已经严重变形,右手虽能勉强握物,但也仅限于稍大一些的物体。在亲友的帮助下,郝卫东每天在轮椅上最多可以坐4个小时,其他时间只能在床上躺着。

  朱礼波和郝卫东的两位哥哥,推着郝卫东奔波了两天,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医院能够接收郝卫东。“医院看了郝卫东的情况,也很慎重,主要是距离手术的时间太长了,担心让郝卫东花冤枉钱。”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郝卫东的病情,经历了两次耽误。他说:“从受伤,到出现弯腰、颈椎强直等症状,没有及时就医,这是一次;手术后,没有及时康复,又是一次。现在从医学角度看,恢复确实难度巨大。”

  对此,郝卫东却很能看得开。他说:“现在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帮助我,我觉得很开心。从手术以后,我的心情从来没这么好过。但我知道人力有时穷,我会正确面对这一切,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帮助。”

  运动提醒 不容忽视

  常有参加暴走的爱好者进医院

  医生提醒:运动有科学,伤病不能“咬牙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球场上的硬汉郝卫东坐上了轮椅?“受伤后也没有什么检查,觉得没什么事儿就拉倒了。踢球的都讲究个‘轻伤不下火线’,有了伤病打着封闭针也要上。教练提倡这个,队员为了上场比赛,要成绩,也愿意这样做。”提到15年前的那次受伤,郝卫东如此评价。

  “硬骨头”精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作为褒义词,存在于中国体育的百科辞典里。有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种对伤病、对运动员健康极不科学的态度,更为悲哀地是,因为对运动规律本身缺乏认识、缺乏了解,造成的不应该发生的伤病如今却并非鲜见。“你知道吗?我们医院里经常有参加暴走的市民来就医。走路也会受伤?是的,因为他们对运动缺乏起码的了解。”沈阳军区总医院附属北方医院康复科主任王刚说。

  因为腓骨骨折,中超某俱乐部球员S,整整用了6个月才完全恢复过来。他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说:“实际上,也许只要4个月就可以恢复过来,但是我没那么幸运。”

  据S介绍,在目前的中超俱乐部里,专门设有康复队医、设备的,不过恒大、鲁能、北京等寥寥几家,大多数俱乐部都没有这样的设备。康复手段不到位,最后导致复发的可能性倒没有,但是恢复的时间就会比较慢,对以后的运动生涯也还是会有一些影响。”

  沈阳体育学院教授王禾,多年来一直从事运动医学研究。他告诉记者说:“国内所说的运动医学,主要是指对运动量进行生物学监测,在比赛中受伤了急救,赛后简单的恢复。俱乐部为了节省开支,队医经验、水平,人数都不一样,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个范畴内的运动医学和临床是分开的,这中间鲜有合作。”

  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附属北方医院康复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疼痛委员会常务委员王刚看来,在经济因素之外,观念上的落后更为严重,而且这样的问题不止存在于中超俱乐部层面。他说:“在对运动认识的问题上,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存在一些误解和歧见。”

  王刚的建议是,专业运动员在采取非经常性的训练动作前,一定要咨询队医的意见,而普通市民的锻炼,一定要保证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他说:“运动应该分成三个阶段,除了运动本身,还要有15分钟的赛前热身,赛后也要进行放松,确保运动后体内乳酸排出。像这样简单的常识,很多人却并不是真的知道或者说愿意按照这样的原则来进行。”

  本版稿件由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高寒冰 采写

  摄影记者 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