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综合及相关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项目活动 > 综合及相关

回望2023·贵州 为多彩新未来贡献民政力量

时间:2023-12-27来源:中国社会报作者/本网编辑:pwoood

六盘水市民政局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开展社工服务宣传。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工作人员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通讯员   施绍根   韦   倩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贵州省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努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发有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积极贡献民政力量。

扎牢安全网,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谢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天柱县渡马镇龙盘村的独居老人欧阳接过民政部门送来的慰问物资时感激地说。

近日,为应对低温天气,天柱县民政局为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物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贵州省民政系统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贵州省民政系统时刻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体目标,创建“大数据+”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横向汇集14个部门23类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4级,汇总300万余条低收入人口数据,实现“防漏”“防错”双向预警核查功能。聚焦综合施策,实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将143.5万名脱贫人口、35.1万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范围;根据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由医保、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落实相应专项救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贵州省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将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34元、每人每年608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12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9.1万人、特困人员10.7万人。实施临时救助22.7万人次。提高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10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0元。截至目前,共有38.4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34.6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通过规范救助管理工作流程、开展救助管理政策宣传、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探索救助管理区域中心站试点,全面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贵州省民政厅持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落实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服务保障工作指引等地方性标准,制定全省四类特殊未成年人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优化在院集中养育儿童成长环境。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实施“童伴计划”“善行贵州·益童乐园”“春晖守望”等项目680余个,惠及儿童868.5万人次。

紧贴群众所需所盼,提升幸福指数

贵州省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社会关切加速发展基本社会服务,让高质量发展更具情怀、更有温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养老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贵州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政策设计,落实《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全面规范基本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医养与康养等工作;出台《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贵州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3年版)》;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机制,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加速实现养老服务专业化,出台老年养护楼、城市街道嵌入式养老机构、农村区域性敬老院3个装修配套标准,打造标准化养老机构;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规范》等,提升服务品质。制定扶持政策,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内生动力。完善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政策、人才培训和人才补贴政策、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指南等,形成“补贴扶持+人才扶持+运营扶持”的全方位扶持格局。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形成综合监管、消防改造支持、机构综合保险补贴“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格局。

规范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在大型人口聚居区增设街道,全省乡级行政区增至1510个;实施贵州省地名管理办法预备立法项目,建立地名命名更名线上备案公告制度,标准化处理一批不规范地名,方便群众出行;深化平安边界建设,有重点地更换界桩。

提升婚姻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引入专业社工参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通过为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矛盾调处等服务,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

为慈善插上互联网“翅膀”,贵州省民政厅积极推动互联网慈善发展,鼓励引导慈善组织与腾讯公益等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合作募集善款,参加“99公益日”等互联网募捐活动,全省互联网募捐善款总量突破1亿元;主动对接腾讯公益,举办2023年腾讯公益“乡村振兴·贵州专场”互联网募捐活动,培育发展互联网慈善,提升全省慈善组织项目设计、财务管理和募资能力。该活动得到全省慈善组织积极响应,45家慈善组织上线乡村振兴公益项目388个,150万人次参与募捐活动,募集善款6500万元。

温暖开展志愿服务,宣传贯彻《贵州省志愿服务办法》,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日常监管,对1163个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889万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培育和推广民政领域志愿服务品牌。

扎实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省社工服务机构达265家,社工专业人才达7.09万人,2800余名驻站社工下沉乡镇(街道)社工站。全省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1326个。稳步推进“社工黔行”“牵手计划”等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社工优势聚合“五社”力量,推进实施“五社联动”试点工作。

坚持大抓基层,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贵州省各级民政部门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自治实践,不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持续做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工作,形成榕江县“榕易谈”、纳雍县“七人议事”、册亨县“村民说事室”等一批村级议事协商基层实践经验。推进法治建设,开展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夯实平安乡村建设基础,完善“多网合一”管理体制,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等基层治理模式。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完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百千万”为民便民安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省、市、县、乡、村联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88个县(市、区)围绕整治婚嫁陋习、创新婚俗礼仪、规范丧事办理和倡导文明祭扫等主要任务,出台移风易俗具体实施方案。开展2023年度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工作,倡树文明新风。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贵州省民政厅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健全沟通联络机制,出台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全省891家社会组织实施项目583个,累计投入资金11.43亿元,惠及群众1000万余人次,有力助推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贵州省民政厅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贵州省稳就业保就业系列决策部署。省民政厅对贵州工商职业学院、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等高校4.8万余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进行分析汇总,组织引导30家重点行业领域社会组织搭建就业平台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省680家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481场,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6464个、提供见习岗位59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