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热评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评论观点 > 热评关注

益监督:一场棉被引发的救灾之争

时间:2014-07-28来源:京华时报作者/本网编辑:admin
  京华时报讯(记者 王辉) 近日,超强台风“威马逊”横扫琼粤桂三省。红十字总会第一时间响应,但调拨救灾物资中出现的数千条棉被,引发了公众质疑:三伏天的灾区是否需要棉被?
  这背后也反映出救援机构的人道主义响应救援的最低标准到底是什么。
  红十字总会“夏天发棉被”,在壹基金救援部总监沙磊看来,
  这是救灾的一个传统,是按照人道主义最低标准来提供的。
  中国红十字总会赈灾救济部副部长杨绪生介绍,国际上的组织都有一套救援的标准,比如在食物方面需要综合营养的配置,成年摄入的量有多少,但一般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
  杨绪生称,“这其实是一个理想状态”,但在中国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沙磊也持相同的看法。
  比如食物,国际最低标准是每人每天一斤大米,提供15升的水,但在国内救灾时,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平时就达不到这些量,所以提供物资就无法做到国际的标准。
  杨绪生解释,这些国际最低标准与中国之间的差距,其背后原因一是传统的救援标准几十年来一直尚未修订,二在发生灾情时,只能从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里,调拨非食品的常备物资,如帐篷、棉被、夹克衫和棉衣,第一时间来回应受灾群众的最基本需求,如果细化太多,就做不了。如何提升中国的最低标准?沙磊建议,加强减灾防灾备灾体系的建立,以及提升老百姓的备灾意识。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如《救灾法》在救灾标准方面加强规范”,杨绪生补充,政府的救灾资金投入、企业的支持以及公众对救灾专业性的认知等方面也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