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综合及相关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绿色环保 > 综合及相关

“孕妇离村待产”直指环保监管责任缺失

时间:2015-01-20来源:环球网作者/本网编辑:timba
  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城郊乡的大刘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门窗紧闭。究其原因,村民直指当地一家药厂污染严重。除了空气难闻,地下水更是不敢喝,村民甚至连生孩子都不敢在村里生,怕影响下一代。(1月18日京华时报)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外人或许很难明白这个深受药企污染之害的村庄所处的困境:空气难闻,不敢开门开窗,“一出来都睁不开眼”;地下水莫名其妙变咸,烧开后水垢有一指厚,“上面不仅仅是一圈白还有一层油,下面还有一层白渣”;孕妇都不敢在村里生产,“到别的地方先住着,生完孩子再回来。”这样的生存环境,无疑跟我们一直念兹在兹的“新农村”景象格格不入。药厂污染对村民造成的深度折磨,显然也跟我们所期待的“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静谧景象丝毫不搭边,甚至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残酷的反讽。

  生活被污染深度折磨的村民,不约而同将责任指向当地一家药厂。离大刘营村不到1000米是一家生产抗生素、生物生化药制剂等产品的药厂,媒体记者实地探查的结果令人震惊:药厂将排污管直接通向沟渠,且越来越隐蔽。恶果不仅仅是村里流了千百年的河水不敢碰了,“一碰这个河水,身上就会出红疹,奇痒难耐”,更引发了“孕妇纷纷离村待产”的离奇景象。而记者在平顶山市某集团某矿区一个无厂名的药厂附近发现,6根粗细不均的管道直接埋入地下,离厂区20多米则是五颜六色、令人作呕的排污池。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这家药厂居然建在垃圾堆上。

  面对药厂污染给自己造成的折磨,村民也想到“找政府”,可他们多次举报不仅没能阻止药厂排污,药厂排污反而越来越隐蔽。我们不知道药厂是不是当地“招商引资”的项目,也不清楚药厂给当地财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多大,但对该制药厂有一些疑问,它的用地、规划、建设、环境评估等手续是否真实、完备?对于存在潜在环境污染隐患的制药项目,当地公共部门是否切实做过科学有效的环境评估?是否征求过周边村民的意见?药厂是否具备必须的污水处理系统并且有效运转?当地环保部门对其监管情况如何?民众对药厂污染的多次举报,为何都是“不了了之”?当地公共部门尤其是环境保护部门,是否该对被污染严重折磨的村民有个交代?

  曾几何时,某环保局官员“分分钟可以搞垮一间厂”的“豪言壮语”让我们惊诧莫名,如今因迫于药企排污而造成“孕妇离村待产”,同样让我们一直秉持的公平正义理念不知所措。让人“不敢出门”的空气,人不敢喝地不能浇的地下水,孕妇不敢留下生孩子的村庄,究竟是如何造成的?难道面对污水直排且排污管道越来越隐蔽的药厂对民众生命健康和生活安稳造成的严重折磨,民众所能做的只能是让孕妇离开村子生产,“生完孩子再回来”吗?回来之后呢?

  “企业排污污染地下水”不是什么新闻,无论是西北的腾格里沙漠,还是华北的稠密村庄,地下水被不同程度污染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对于企业排污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对民众生活生产造成的侵害,舆论的关注不是一天两天了,舆论的呼吁也在一直在持续中。“排污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分析也不能说没道理,如今“公益诉讼”的制度供给也日益完备,但为何生态环境一直在恶化?究竟是地方政府难以拿捏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还是他们对“维护公共利益、增进公共福祉”的承诺有所懈怠呢?“药企占GDP3%,污染却占6%”,虽然不能抹杀制药项目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但如果这种“贡献”以破坏生态环境、危害民众健康为代价,我们是否应深度反思我们在高科技短缺背后难以为继的粗放发展模式、环保意识的淡漠以及公共部门的责任担当缺位?别忘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是写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

  作者:凌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