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意在提振中国慈善行业信心
民政部官员:从四方面推进慈善城市建设
8月26日,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在安徽芜湖发布。公布指数结果显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在内的50多个城市中,深圳慈善综合指数得分最高,上海、北京、无锡紧随其后。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在发布活动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建议从协调机制、加强监督等四方面推进慈善城市建设。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组织研发的一套对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监测和科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爱心GDP".该指标体系在以慈善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情特色的基础上,按照规模、结构、贡献、可持续性这四个维度,从社会捐赠、慈善组织、慈善项目、志愿服务、政府支持、慈善文化6个方面共30个指标,对各城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量。
公布的指数结果显示,深圳的慈善综合指数得分最高,上海、北京、无锡紧随其后,成为调研城市中得分最高的四个城市。调研的城市中,78%的东部城市慈善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城市慈善发展水平超过或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城市发展水平则相对较低。
该活动由民政部指导,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市长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安徽省民政厅等单位和组织合办,芜湖市人民政府承办。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指数的发布,在当前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遭遇透明问责风暴时期,对于提振中国慈善行业的信心,激励国人的现代慈善意识,将产生积极意义。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认为,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慈善城市的创建活动,而创建慈善城市,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有益探索。建议各地抓好以下四方面推进慈善城市建设。
一是在公益慈善活动的协调机制上要有"实举措".二是在服务和监督公益慈善组织上要有"硬招数".三是在拓展慈善资源上要有"新突破".四是在弘扬慈善文化上要有地方"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