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广州市二宫附近一家素食馆,一场民间公益人士的聚会在此拉开帷幕。到场的20多人中,有NGO工作者、媒体人士、企业人士和学生,众人聚集一堂,倾谈公益行业,从从业人员的年龄、用人标准、薪资,直至公益行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这群人中,年纪最大的已过不惑,最年轻的刚满20岁。拇指妹区佳阳和雷闯也在其中。
在他们所有的活动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是大众传媒。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镜头和摄像机的聚焦下进行的。所有不在现场的市民和公众,都看得见他们行动的全部过程。
这群80后的年轻人,显然已熟络媒体的操作。原因是这里媒体对他的行动给予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支持。从另一角度来讲,这里的市民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常,事不关己的小事,实则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公众利益。
我们常在人前谈公益。何为公益?我所理解的是公众权利和公众利益。但他们始终只是个人,单一事件的影响力和时效性是有限的,公益之路漫漫,如何才能葆有持久的战斗力与生命力,这是公益团体和个人亟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