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大学生开展“节能20行动”资料图片
日前,“绿动未来?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支持计划”评选结果揭晓。该活动评选设置了3个级别、23个优秀项目,投入共计150万元进行科研开发经费资助,意在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问题,开展能够解决实际需要的环保技术研究。
业内人士指出,以公益行动的方式推进高校节能减排科研应用技术的推广,对于创新节能减排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对环保科技研究以及对环保事业发展的关注,唤起更多力量支持环保科研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节能减排”公益瞄准高校
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通过与上百所高校共同发起“节能攻坚高校先行”活动,即已将节能减排重心投向一座座蕴含巨大节能减排潜力的“象牙塔”。“高校是节能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发基地,更重要的是高校节能的意识和理念传播比较快,还有一个特殊流动的群体就是高校的学生,通过这个特殊流动的群体,将极大地促进节能意识在社会领域的传播和低碳环保理念在社会领域的推广。”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据介绍,此次“绿动未来――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支持计划”主要围绕节能减排,对支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能源或资源的回收及再利用、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汽车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和开发项目进行经费资助。
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征集以“节能减排”方向的环保应用技术项目,项目评选侧重技术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推广前景。通过推荐、申报、评审、公示,最终获选的项目可获得“绿动未来基金”资助的专项支持经费。
“本次活动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问题,开展能够解决实际需要的环保技术研究,同时提高全社会对环保科技研究以及对环保事业发展的关注,唤起更多力量支持环保科研创新。”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庭建对本报记者表示。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样的公益项目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关注环保、促进环保应用技术研制与推广的支持与平台。”来自天津大学的丁辉表达了他的心声。
公益基金助力高校环保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人心,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努力通过自身行动来为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公益基金也不甘落后。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迫切需要资金带动以寻求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的技术支持。
“我们意识到,这是当前一个值得关注和支持的环保事业的热点。”王庭建说。
“绿动未来?2010年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支持计划”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上海通用汽车为发挥我国高校学生和教师在环保科研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我国“节能减排”适用技术发展的一项公益活动。“虽然有了不少知名的公益项目和品牌,但是基金会一直在寻求突破,寻找和打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方向与特有的新型公益项目,毕竟环保公益项目也需要与时俱进。”王庭建表示。
以公益的形式推动高校环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高校中引起了异乎寻常的热烈反响。
据介绍,方案征集期间,大量富有新意、令人称道的环保科研方案不断涌现,参与者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征集到569份环保应用技术项目的申报材料。这些申报的项目内容涉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能源或资源的回收及再利用、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和绿色汽车产业相关技术等多个方面。
面对征集到的环保应用技术项目中华环保基金会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担任评委,对所有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评审。经过初评、公示、终评过程,最终西安交通大学敬登伟副教授等23个项目团队获得了不同级别的科研扶植经费。
“高度的参与性使得申报项目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些项目在专业性、全面性等方面都有着可观的推广前景,大量富有新意、令人称道的环保科研方案不断涌现,这无疑有助于实现环保人才将科研方案达到产业化推进的绿色愿望。”有关专家评论说。
“高校环保科研应用技术支持计划‘让公益助力环保科技腾飞’,对那些胸怀绿色理想、有着创业理念和热情的人们在环保产业中实现创业给予资助,对优秀科研应用项目进行支持推广。这无疑对其他的公益组织在各自对应的领域里开展公益项目创新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一位公益领域资深从业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