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实习的过程也能锻炼实习生与不同人群交流沟通的能力。
■ 体验者说
把实习和专业完美结合
●柳辰,中国政法大学研一学生
对我来说,公益活动是特别有意义的,它确实能改变一些事情,不像一些工作只为了赚钱。当然你所从事的工作最好是你想做的,特别感兴趣的。
公益组织不像一些企业那样有很大的压力,公益组织的人情味儿很重,大家工作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共同的理想,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简单而惬意。
我认为做公益实习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把实习工作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做公益活动,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比如学医的可以到社区做巡诊,学法的可以进行普法宣传,帮助有法律问题的人。这样就可以把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来解决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公益实习,你的视野和想法肯定会和原来不一样。
大家找公益实习的工作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像中国发展简报上就会有很多NGO的招聘信息,另外,豆瓣等社交网站也会有相应的渠道。
■ HR建议
公益实习经历不等同于个人能力
●刘节,微软中国高级人力资源经理
一般企业对大学生公益实习的经历不会特别看重,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基本责任是学习,有时一个人参加了公益实习反而可能会影响学习。当然,一个学生如果学习成绩特别好,能拿奖学金,又能做公益实习,这是最好了。理论上讲,做公益实习可以开阔视野,锻炼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这也只是理论上认为,是否真的具备这些能力不是通过简历就能看出来的,这需要进一步的面试。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通过公益实习能力确实会提高,有的人则不然。简历上的公益实习经历并不能代表太多东西,考量一个人还需要实地检测他的能力。
■ 专家提醒
在公益组织中学到了什么最重要
●董一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
国外有些上市公司对应聘者参与公益活动本身就有要求,但国内的企业则很少关注这一块。理论上讲,参加公益实习是会对应聘有帮助的,这可以看出应聘者是个对社会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是可以增加印象分的,但对应聘来说不会起明显的作用。
企业的面试官会很在意应聘者做公益实习的动机,如果一个人所有的实习都是在NGO,那么就要考虑他做公益的动机问题。如果应聘者只说做公益有意义这种表面的话,那也是不行的。应聘者在解释做公益的动机时要具体、深入,你在公益组织中具体学到了什么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