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影视歌剧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益人物 > 影视歌剧

辛柏青: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时间:2015-04-01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本网编辑:pwoood
辛柏青: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3月28日,作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回家的希望”项目的爱心大使,知名演员辛柏青来到贵州六盘水,专程向贵州省打拐被解救儿童发放了救助金。一到这种场合,他就发愁不知道上台该说些什么,“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以前只能说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所以这次,不管多忙,我都要自己去看看,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实事。”辛柏青说,做公益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光喊口号肯定是不行的。

  27日晚,先是从正在录制电视综艺节目的上海飞贵阳,下了飞机还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赶上雨天路滑车慢,到达六盘水已经第二天凌晨两点多了。加上要早起,几乎一夜没睡。但两天后坐在北京某酒店大堂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时,辛柏青还在庆幸在自己的坚持下没有错过这次机会,“太有收获了,这次真的没白去”。

  走近被解救的儿童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被拐卖,为什么那么多拐卖事件都发生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这些问题辛柏青仔细地思考过,也跟打拐办的领导交流过,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贫困、道德滑落、法制观念淡漠、刑法力度不够,还有整个社会产业结构造成的留守儿童问题,“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根除,那怎么办?最根本的就是建立起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告诉每一个孩子要有自我安全的意识,告诉每一个爸爸妈妈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辛柏青说。

  在六盘水,辛柏青认识了8岁的杨爱国。爱国两岁时被拐卖,6岁时在河南被解救,而一同被拐卖的妹妹至今下落不明。“爱国8岁才上学前班,我的女儿6岁已经小学一年级了。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被拐经历带来的自闭,让他不愿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吧。我认为对受助者的帮助第一位的是心理救助”。

  两张床,上下铺,毯子、被子和衣服凌乱地堆在床上,一个炉子,一个柜子,此外就没什么东西了。爸爸为了全家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妈妈生下两个孩子后就离家出走了,因为家里太穷了,爱国家里今天仍然只有爷爷奶奶留守,一家人靠爷爷手工做一些烟袋拿到集市上去卖勉强度日。

  “我一看那烟斗做得很精细,纯手工的,铜的烟袋锅和铜的烟嘴,中间镶着的杆是当地的一种乔本植物,拿着手感很好,麻麻的表面还有按摩作用,不抽烟的人也可以当工艺品来欣赏。”不光现场包圆了大爷的所有烟斗,辛柏青还建议他在手工烟斗上刻上自己的章,作为独特的品牌logo,今后在中华儿慈会的淘宝公益网站出售,“最好的救助,是能让受助者找到自食其力的信心。”辛柏青说,但也有问题,大爷不识字,写不了发货单,无法和淘宝网站对接,幸好中华儿慈会有志愿者可以定期上门,帮助大爷把一段时间做好的烟斗统一发到网站,卖出后再把钱打到他的账户上。“真是太好了,这次真的没白去。”辛柏青说,虽然事很小,但是特别有成就感,意义也很重大。这样的救助不是简单地去施舍,而是真正挖掘出他们自我成长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辛柏青发现,在一些慈善捐赠仪式上,主办方经常会在很大的纸板上写上捐赠的数目,然后让受捐者和捐赠者一起抱着合影。“当然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但是这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果换位思考,我们站在台上举着受捐的牌子,我们又会怎么想?”在辛柏青看来,对这些被解救儿童和他们的困境家庭最大的帮助是,实实在在帮他们开发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个前提是一定要走进他们的生活。

  “反拐爱心大使”的公益梦

  辛柏青结缘公益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不是成系统的,是粗线条的,私人的。比如说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消息,一个孩子得了罕见的贫血症,转发完了我就想,不能光号召别人,我也得起个带头作用啊,就捐了款。亲历亲为才有说服力嘛”。

  在辛柏青的影响下,一家人都行动起来,“公益全家总动员”经常上演。辛柏青和朱媛媛戏里戏外都是模范夫妻,恩爱令人羡慕。做公益,经常也是两人联手,比如参加关注乳腺健康的“粉红丝带健步行”大型公益活动,拍摄消防公益广告,都是夫唱妇随成双成对。连岳母也有过被“派”去医院给受捐者送钱的经历。

  2008年汶川地震,刚拍完《中国兄弟连》的辛柏青,在自己的单位国家话剧院和剧组分别捐了款。“剧组那边刚好有笔尾款没结,就说直接以个人或剧组的名义捐了吧;剧院那边是委托财务把几个月工资凑在一起捐的。那时候做公益比较随机随性,现在终于找到了组织。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有贫血患儿,希望救助他,但是苦于无法核实信息,自己打了很多电话询问,确定了实情才捐助。”辛柏青坦言,以前捐款总是带着钱亲手交到对方手里,生怕中间会有什么变数。跟中华儿慈会合作做公益,真的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他们正好想找一个形象正面的代言人,而我需要找到一个让我信任的渠道和组织,让我去实现我的公益梦想。就跟谈恋爱似的,双方一拍即合。”辛柏青说,自己当初签约华策的时候,提的条件就是我要做公益,华策正好每年也愿意拿出很大的精力去做公益,“一切都那么顺,如我所愿”。

  凭借荧屏上下“国民好男人”的形象,2014年12月辛柏青被中华儿慈会聘为“反拐爱心大使”,向公众推广儿童反拐常识。“我是一个父亲,我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对家庭和孩子的安全特别在乎,所以就特别关注孩子走失等问题。”辛柏青说,在和中华儿慈会合作之前,自己也一直关注“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等活动,知道有那么多孩子走失了被拐了,“我知道失去孩子对于家庭意味着什么,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为呼吁关注儿童安全做点事”。

  做公益一定要有强大的内心

  辛柏青认为,想要帮助别人,自己首先要健康。自己通体透亮了,才能给别人带去光和热,“作为演员,有人会认为做公益是作秀,说作秀也没有关系,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即使是作秀,但有影响力,推动更多人参与了,也没有什么关系”。

  辛柏青印象中有那么一次,自己转发过一个呼吁救助白血病儿童的微博,之后看到一条评论很是刺眼,大意是说你们演员挣那么多钱,一人出点就够了,还用得着叫大家都来捐吗?“那时我就想,还好我做了,不管别人知不知道,我对得起自己的心,我坦然。如果自己没做,看到这样的评论一定特别羞愧吧”。

  辛柏青热心公益,粉丝们也被带动得热血沸腾。每一次,粉丝们的爱心之举都会让他感慨:“也许我自己捐的钱不够他们治病的,但我带动的能量汇聚在一起就不可小看。”辛柏青认为,作为演员,自己不一定非要到打拐第一线。去校园参加儿童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传播。“喜欢我的知道我的观众,就会知道我也在关注这个事。要说公众人物参与公益活动最大的意义,那就是能带动更多社会大众参与公益”。

  “做公益没有门槛,如果一定要有,那唯一的门槛就是平等,不要带着有色眼镜从施舍者的角度出发去帮助别人,那样会给受助者带来隐形的伤害。”辛柏青说,你带着什么目的去帮助别人,被帮助的人是会有感知的,“但做到真正的平等是非常困难的,我自己也是在尝试和努力”。

  2015年1月11日,中华儿慈会五周年庆典暨感恩会上,辛柏青获得“公益人物奖”。站在领奖台上,辛柏青感受着公益带给他的荣耀和责任。

  “其实,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收获远比你付出的要多。”辛柏青说,付出的可能就是一些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从中收获到的精神层面的愉悦是不可代替的。“比如你看了一部好电影,感觉特别高兴,或者吃了一顿美食,觉得非常舒心,拍戏挣钱了很得意,但那都不一样,那是物质刺激给你的,很短暂,而做公益是心底里自然产生的愉悦感,会一直在你心里,稳稳的,就像一个背景音乐一样,不管你在做什么,它永远都在那里,一想起来都会由衷地微笑,真的特别享受。”辛柏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