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组织|品牌|项目|人物|扶助|捐助|评论|专题|教育|乡村|环保|旅游|志愿者|招聘|微博|调查|导航|广告
biao个人捐赠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捐赠众筹 > 个人捐赠

个人捐款如何选择捐赠机构?

时间:2015-04-22来源:善达网作者/本网编辑:pwoood
  2013年发生的四川雅安“4.20”地震已届两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地震时的海量捐赠“去哪儿”又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关注的背后,是人们对善款流向及其使用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下,做一个聪明的捐赠人,不致自己的爱心被打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那么在我国,捐款时需要注意的法律法规有什么?捐款有哪些方式?怎样知道捐款的去向?带着这些问题,善达网采访了公平中国基金秘书长陈阳。

  个人捐款的六项权利

  马广志:除了有交税的义务以外,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国家赋予的行使慈善的权利。有关捐赠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陈阳:简单来说,捐赠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公民捐赠有法可依。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和2008年4月28日施行的《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是依法捐赠的指南。

  二是接受捐赠有法可依。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办法》、2004年6月1日施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都对公益机构接受捐赠有明确的规定。

  三是捐赠税收优惠有法可依。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包含两个层面。《个人所得税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向公益组织捐赠的企业和个人是否享有一定额度的免税资格。另外,《企业所得税法》除上述层面,在第四章第26条,还规定了对社会组织本身的收入能否免税。这三部法律及其实施细则构成了国家以税收优惠政策调节手段支持公益事业的法律体系。

  马广志:那具体来说,个人捐款享有哪些法律规定的权利呢?

  陈阳:首先,有捐与不捐的权利。捐款是你自愿的选择,不捐也是你的权利。《捐赠法》、《管理办法》分别在第4条规定,禁止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活动。

  二是有选择把钱捐给哪个机构的权利。

  三是有选择你的捐款怎么用的权利。《捐赠法》第12条、第13条规定:可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订立捐赠协议。同时,捐赠人也要按《捐赠法》第12条、《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按照约定期限和方式将捐赠财产转移给救灾受赠人。

  四是有要求获取捐赠发票的权利。《捐赠法》第16条、《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受赠人接受救灾捐赠款物后,应出具符合财务、税收规定的接收凭证。

  五是有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个人捐款在工资应纳税额度的30%以内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六是有对慈善机构进行监督的权利。慈善机构要把你的钱怎么用,应该给你回馈。根据法律规定,捐赠人有权查询财产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选择有公信力的公益机构

  马广志:如何选择捐赠机构,公民的爱心才不会被“滥用”?

  陈阳:选择捐赠机构一定要选择有公信力的。因为人们把钱交给公益组织花,是相信它能比自己花得好。公益组织公信力有两大支柱:规范治理和公开透明。

  首先是规范治理。包括公益组织是否有法律主体地位,内部运作是否规范,是否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依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可以接收社会捐赠的主体共有公益性社团法人、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等三类;内部运作规范则包括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等规范的治理结构、有规范的民主议事制度和规范的人事、财务制度等。

  其次,公开透明包括财务透明度和第三方监测评估结果。透明度包括基本信息公开、治理信息公开、年度财务报告公开以及组织动态公开等;第三方监测评估结果则是指项目评估报告和财务审计报告两种。

  还有,就是看项目。包括项目的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有效性指项目是否按照预定计划使规定的受益者受益?对利益相关方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可持续性是指项目完成、停止资金输送后,项目是否可持续?可复制性指获取的项目经验可否在其它地区推广?

  马广志:公众应该到哪里去找这些具有公信力的捐赠机构?

  陈阳:一是可以参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比如中国基金会网是民政部指定为全国基金会公布年度工作报告的网络媒体。各基金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在通过登记管理机关年检后,该网都可以查到。基金会中心网和中民慈善捐助中心也可以看到很多公益机构的透明度排行和相关信息。

  二,如果想定向捐赠某家公益机构,可以登录其网站,除重点关注年报和财报外,还可以关注成功的项目案例、受益者的感受、相关媒体报道和社会影响等。

  捐款进入“口袋时代”

  马广志:每逢岁末年初,一些地方政府就会下发“送温暖,献爱心”的通知,单位也会随之发出倡议。很多人也许不清楚,捐款究竟去了哪里?

  陈阳:各单位的捐款汇总后会统一进入专用账户,然后通过各级民政部门将爱心善款逐级下发。其实,不仅是“送温暖,献爱心”,凡是通过单位捐赠的款项,比如支援汶川地震等,基本上都是走民政部门这条渠道。除民政部门外,慈善总会也是接受捐赠的一个传统渠道。

  马广志:近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信息技术引领慈善事业,网络捐款、微信捐款开始盛行。

  陈阳:是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中国慈善事业注入了创新和发展的动力。目前网上捐赠已成为公众便捷参与公益事业的有效渠道,包括各机构官方网站、腾讯网络捐赠平台、新浪微公益网络捐赠平台和各公益机构淘宝、天猫官方网店等。另外,大多公益机构都在官网开通了捐赠渠道,并应用到各个公益项目中。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移动互联技术的结合,真正使捐款进入了“口袋时代”,捐款从未变得如此简单。财付通通过微信捐款、支付宝通过手机客户端捐款,总共只需要不到几秒钟就可用手机完成。

  马广志:我们知道,近年来,“大数据”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你如何看待“大数据”对未来的慈善捐赠渠道的影响?

  陈阳:互联网高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裹挟着全球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手段作为移动新媒体传播手段,在大数据时代将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也势必对公益产生深远的影响。自媒体的传播,圈子的自有结社与成员互动,与移动支付手段及多元化网络平台的结合,使“人人可公益”进入了口袋时代,我们随时可以取得信息,可以发表和交换看法,可以随时进行捐赠。

  (作者为《善达网》主编)